前言:为什么我们对平安很漠视 我曾经听过一次关于地震的报告,讲授人是我国地震方面的最权威人士,授课的准备与质量均为超一流。当时地震刚过去不久,八万生灵尸骨未寒。可是,会场上的人东倒西歪,睡觉的不少。我问身边一位先生:“如果不是组织的,你会来听吗?”回答:“绝对不会!” 这是为什么呢?假如是一场关于化妆技巧的报告,会场又会是什么局面呢? 还有一次,在某省会城市,团中委与地方团委组织“远离网瘾,平安上网”的报告会,电视台反复滚动宣传,偌大的省委礼堂,就来了几十人。注意,我国有两亿网民,有网瘾倾向者数量巨大,一旦子女成瘾,必成家庭遗患。 这是为什么呢?假如是一场关于升学高考的报告,会场又会是什么局面呢? 去年“六一”节,在东北某大城市的图书城,我被邀请去讲《平安童谣》,纯公益,一分钱没有。免费发了两万张票,凭票又可免费获得一张“个人身份识别卡”,但只来了五十七人。正是“六一”节,每个孩子都抱着一叠童话图书走出图书城,又会有谁看一眼《平安童谣》呢? 这是为什么呢?假如是一场关于如何学英语的报告,会场又会是什么局面呢? 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对平安很漠视? (1) 有些家长万事图吉利,一说到犯罪侵害,或意外伤害,马上“呸呸呸”,觉得不吉利。 (2) 有些家长对子女教育,以考大学为本,生命次之。连中三元,光宗耀祖,而子女平安,忘在脑后。 (3) 有些家长报喜不报忧。孩子上重点高中,甚至上个好幼儿园,也是资本,也是荣耀!但被侵害,则闭口不谈。 让我们看看英国人是怎么做的—— 英国人的玩具上写着:“Say no to strangers”(不和陌生人说话)。 英国人进剧场,先找安全出口;我们呢,先找小卖部。 英国人节日送孩子的礼物:不与陌生人说话,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我们呢,恭喜发财。 英国人社区窗户上都贴着;“你已进入邻里守望地区”(告诉小偷快走开);我们呢,福到财到。 难道每年10万个儿童的意外伤害唤不起家长的警觉吗? 难道我们周围真的只有鲜花与小白兔,没有大灰狼吗? 难道为了证明白天的光明,就不告诉孩子有黑夜吗? 难道我们还能承受某一个早晨,再传来同样的悲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