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系统介绍科技信息检索的方法与技能,从信息检索方法与技术、信息资源检索以及信息资源的再生利用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本书压缩、精简了传统的手工检索部分,仅重点介绍国内外著名检索工具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为初学者提供一个学习信息、检索方法与技能的空间。本书着重扩展、充实现代信息检索部分,深入地介绍了计算机联机信息检索、光盘信息和网络信息检索,为人们学习利用现代信息检索技术,全方位获取有关信息提供了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本书可作为广大信息用户、信息工作者、图书情报工作者、企事业管理干部的知识与技术用书,也可作为大专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图书、情报、档案等相关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同时,也适用于大专院校《信息检索》课的教材。
前 言 随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和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人类社会逐渐显现出“全球经济化”、“社会知识化”、“信息网络化”、“教育终身化”、“学习社会化”等一系列信息时代的社会特征,我们已完全进入一个经济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 信息社会对人的挑战表现为对人的综合能力的挑战,而信息素质是信息社会中人的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社会国民是否具备相当的信息素质和掌握足够的信息技术,已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信息素质已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一种基本生存能力,更是“学习型社会”及终身学习的必备素质。因此,信息素质的培养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理论与实践的重大课题。 信息素质是一种跨科学和人文素质的综合素质, 是传统文化素质的延伸和拓展,是信息社会中个体所具备的各种信息品质和能够发现信息需求、查寻、分析判断、加工、筛选、综合利用、创造信息的各方面能力的总和,是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观念、信息潜能、信息知识、信息能力等多项基本素质的有机组合。提高了人的信息素质就培养了人的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使之具有批判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具有追求新信息、运用新信息的能力,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从瞬息万变的事物中捕捉信息,从容易被人忽视的现象中引申、创造新信息。 具体说来,信息素质包括以下内容: (1) 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指人们对信息的看法、态度、反映、性质、特征、结构、作用等的认识和反应,既是一种观念又是一种意识行为,它既影响着人们的信息需求心理,又决定着人们对信息的搜集获取、分析判断、整合利用加工创新信息的自觉程度和行为,包括信息的主题意识、创新意识、价值意识、传播意识和保密意识等内容。 (2) 信息知识。信息知识是有关信息的本质、特征、信息运动的规律、信息系统的构成及原则、信息技术、信息方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信息技术指信息的来源、检测、变换、传递、处理、显示、提取、控制等技术,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其中计算机技术是核心。信息方法是人们使用信息的观点来分析、解决工作和生活中各种矛盾与问题的方法,它可以有效地把杂乱无章、良莠不齐的信息转变为有序、可以高效使用的信息。 (3) 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是指人们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吸收信息、创造信息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它是发展我国信息产业,提高全民信息素质的强大推动力,是信息素质的核心,主要包括信息查询检索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分析与鉴别能力、信息组织与整合能力、信息交流与传播能力、信息开发与利用能力、信息批判性思考能力、信息创新能力、信息评价能力、信息控制能力等内容。 因此,我们在编写本书时,以提高国民的信息素质和信息获取能力为出发点,突出科技信息检索的实用性,将侧重点放在叙述检索文献信息的方法和技巧上,为此,本书举了很多检索实例并配有大量检索图示。为了增强本书的实用性,在写作过程中,凡涉及技术方法写作(主要指多媒体、超文本等)的,都进行了反复实践和体会,所配实例确保操作过程的准确性。同时,本书也兼顾科技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介绍,例如,编著了第1章“信息概论”和第2章“信息检索基本原理”,力求使本书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除实用性之外,新颖性也是作者编写本书所追求的目标,为此,作者参考了许多最新资料、吸纳了一些新内容,例如,我们在阐述“信息资源”这一概念时,参考了最新发表的有关论文,列出了其中一些新观点,对于开拓读者的视野大有裨益。又如,搜狐公司于2004年8月结合国内其他著名搜索引擎的技术,推出全新独立域名的专业搜索网站“搜狗”,本书对这一新的搜索引擎及其搜索技巧作了详细介绍,这是已出版的其它同类型书所没有的。 本书的编著,得到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图书馆领导及同事们的关心和支持,特此致谢。在编著过程中,也得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及本书编辑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在此,我们也向有关作者表示深深的、谢意。 由于我们的学识、水平有限,编著时间也较仓促,因此疏漏、不足甚至错误支出在所难免,真诚希望得到专家和读者的批评指正。 刘振西 李润松 叶茜 200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