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简 介本书综合了商界领袖提供的经营战略方面的权威资料,展示了亚洲巨人如何成为跨国企业,指出今天起步国际化的企业也同样可以取得成功,有效帮助他们应对技术进步、产业升级以及已从根本上改变了的竞争结构,制定和发展在国际化未来能够取得成功的战略和能力,是一本实现国际化的指南。通过分析亚洲企业国际化的三个阶段,从早期的先锋队,到其后的建设者,到今天的新生力量,作者描绘了一幅不同发展水平的亚洲企业如何迎接国际化挑战、攀登国际化阶梯的丰富图画。
前言 Global Future:The next challenge of Asian Business一书英文原版由新加坡John Wiley & Sons出版社出版,由Aarnoud De Meyer、Pamela C. M. Mar、Frank-Jürgen Richter和Peter Williamson四位亚洲问题专家编写。当我们拿到英文原版书的书后,我们被其中的内容所吸引,这些内容正是我们中国企业国际化所需要的,我国的许多企业家正在苦苦探索的。因此,我们就想把这本书翻译成中文,让中国读者更多地了解国际化的问题。 本书的翻译人员多数来自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用友公司是一家从事企业管理软件的中国企业,为什么会支持其员工来翻译这样一本与公司业务没有直接关联的图书呢?其实答案也很简单,用友公司也正在探索国际化的发展,自身十分需要借鉴书中的内容。用友公司的ERP软件产品也由我国实现国际化比较早的企业和我国驻外使领馆带到了世界各地,用友公司自然就需要关心国际化问题,需要研究国际化问题。用友公司也希望利用本书的出版,来为我国企业的国际化做出更多一点贡献。 正当我们有了翻译书稿的想法时,我们遇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张立红女士,她鼓励我们开始进行翻译工作,并给了我们许多具体的指导和帮助,没有她的支持本书的翻译工作很难顺利完成,在《国际化未来—亚洲企业面临的下一轮挑战》一书出版之际,我们首先要感谢张立红女士和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同仁们,他们帮助我们实现了为国际化未来出力的小小愿望。 本书分为3个部分,第1部分“亚洲企业的国际化:现实的证明”、第2部分“攀登国际化的阶梯”、第3部分“未来的发展趋势”。第1部分由5章组成,主要介绍了亚洲企业国际化的10个案例,从中可以看出处在国际化不同阶段的亚洲企业的发展情况。第2部分由5章组成,介绍了亚洲企业如何进行国际化。第3部分由1章组成,是本书的结论部分,分析了国际化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书的特点,是站在整个亚洲的角度来看待国际化问题,作者都是在亚洲生活过多年的西方人,他们在力图深入认识亚洲的基础上,从全球的视角分析了亚洲企业国际化的问题,既有高度又有深度,特别是他们的许多想法是把西方人特有的一些国际化观溶了进来,使我们了解到了许多亚洲人分析国际化问题所考虑不到的许多内容,特别会给我们中国读者多视角的启发,这正是我们中国和亚洲企业领导人需要了解和体会的问题。 本一书的第1章和第6章由陈雪松、许建钢先生翻译,第2章由温瑞锋先生翻译,第3章由朱琳女士翻译,第4章由李红星先生翻译(其中第4节由王明贵先生撰写),第5章由柯明先生翻译,第7章由寇双翔先生翻译,第8章由张立国先生、赵艳晖女士翻译,第9章由王方女士翻译,第10章由赵文中先生翻译,第11章由赵文中、Tyler Rooker先生翻译,书评由刘占朱先生翻译。本书校对Tyler Rooker、张立国先生。 我们要感谢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秘书长吴敦廉先生对本书出版的帮助。我们要特别感谢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文京先生对本书翻译工作的支持和帮助,感谢他为本书中文版撰写序言。本书也特别请到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名誉会长、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主任林宗棠先生撰写序言,林宗棠先生在中国企业国际化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推动工作,我们要对他表示感谢。 本书译者 2005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