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简 介作者试图通过那些不同成长模型并且已经领军行业的优秀企业的理性与智慧、创新与成熟、脆弱与激情来透视整个中国医药产业的现实生态。本书在冷静剖析中国医药企业经营门道的同时,还对这个产业的企业家群体给予感性关照。特别是作者对企业家不断变换的视角考量与极富思想张力的对话,带来的不仅仅是严肃的商业命题,还呈现出足够的热血与犀利,充满人性光泽与阅读快感。
序 带上思想去最高处相会 动不动就拿中国医药企业与跨国药企作销售额及研发投入上的比较,正逐渐被一种理性的思考所代替。中国经济的规模比美国经济在小数点前面少一个零,要求中国企业迅速成长并在短时间内赶超美国企业,这是一种过分急躁的信号。无论谈论中国市场多么时髦,中国目前近2 000亿元人民币的药品销售规模根本养不起年销售额均在此之上的辉瑞、默克中的任何一个。众所周知的原因是:跨国巨头们是从高端专利药市场往低端打,而国内药企则是辛辛苦苦地从下往上仰攻。因此,对中国本土药企的逆流而上,应该给予更多掌声! 分享中国本土卓越医药企业的成长经验,一方面缓解了多年来医药企业冲刺过多、总结太少的盲动局面;另一方面,我们期待一批有使命感的企业能够不断创新,拥有顽强的持续经营能力与巨大的成长空间。 没有人怀疑过中国医药市场的巨大潜力,毕博管理咨询全球副总裁黄辉极具鼓动性地说,今后10年内,中国拥有专利的处方药及品牌通用名药物市场将以每年16%的高速度增长,2010年将达到67亿美元。跨国药企们急切地将自己在华专利药销售增长率调高。日本医药企业更是对本国医药市场增幅低于3%甚至是零增长感到失望,进而将饥渴的目光投向中国。 中国,她很可能在10年之后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医药市场。更重要的是这个庞大市场的秩序正在走向规范、成熟。基于市场的份额与规范,跨国巨头正在挑起研发之外的另一场战争—— OTC大战。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国医药主流企业报道”作为《医药经济报》的重磅炸弹之一在2004年强势推出,持续一年。我们给予这个栏目的期待是将国内医药领域里所有的领军企业和潜力巨大的企业作一次系统的观察与思考。我们报道的第一准则就是客观,不浮夸、不附庸、不偏激。 这一历史性的报道推出之后,所引发的影响力超出了我们的预期,热心的读者们收集了我们关于这些主流企业的所有报道。他们给予我们的鼓励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把这一系列文章作为了解中国医药产业现实的模本,二是惊喜于文章富有思想张力的文字。这直接促使我们思考以这些报道为原始素材,重新梳理成为一本集子。 这里,我有必要向大家解释一下我们所观察企业的选取原则。我们认为主流企业不一定就是行业内大的企业,规模仅仅是标准之一。主流企业应该代表一个行业发展的主流和方向,其主要特点应该体现本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处理好多方面的问题。 主流企业应该处理好健康发展与快速发展的协调关系,一味追求高增长,不考虑企业的资金流、管理、人力资源储备以及市场空间,则必在发展中积累诸多的矛盾而埋下企业的结构性隐患,积弊愈深,对未来的发展愈不利。追求健康发展并非持保守态度,企业的运作和发展从运筹学角度来讲是一个复杂多维的数学模型,需要协调处理多方的关系,并有预见性地根除积弊,以适应市场的节奏前进,才能够取得更大的效益。 主流企业应该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并不仅仅是这个企业的规章制度和口号,而是一种精髓:你的员工持怎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你的员工是否认同企业的发展和节奏?你的员工是否具有全局性的知识更新体系?你的员工是否认识到发展空间和明晰自己的定位?除此之外还包括管理层的种种。企业文化是一个有机体,也是企业沉淀的灵魂和发展的最有力后盾。 主流企业应该具备良好的管理体系,具备良好的人才选拔体系,具备良好的沟通传达体系,具备良好的协调合作体系,具备良好的知识更新体系,具备良好的外向型商情体系,具备良好的市场互动感知体系,凡此种种,皆属必需。 主流企业应该具备明晰的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规划。没有短期目标,不足以鼓舞士气;没有中期目标,无法实现资源整合和现金流等要素的有效组织;没有长期目标,则无法预见企业可以发展的空间并做出中期和近期战略规划,会陷入更大的盲目性和无计划性。 2004年,中国医药产业经历了一次深呼吸,而在医药产业之外的商业热门话题是宏观调控与20年企业成长的反思,中国的市场环境整体趋向规范。我们善意地提醒,企业在摆脱生存困境以后能否做大?能做多大?除了技术与市场,企业领导人的胸怀和学习能力将直接决定企业的发展前途。 我们希望本书能够给各位带来一些新的思考! 陶剑虹 200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