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读书的最高效率就是在阅读的五分钟内决定该书是否具有继续阅读的价值,希望本书能在五分钟内获得您的肯定。 谨致读者 智识并非基于认同而产生,而是经由沟通而萌芽。沟通,笔者与读者之间的首要价值。“说服”不是笔者的出发点,“沟通”才是笔者的本意。因为我始终坚信:读者智于笔者。只有在知识共享和信息互动的欲求之中,二者之间才能诞生共同的沟通语言;也只有在沟通的过程中才能消弥分歧,拓展共识,砥砺精进。沟通的过程将证明:最美的景色并非终点,而在路上。 顾客至上的年代,商家关注顾客之声;读者至尊的时代,笔者期盼读者之声,并希冀为读者而变。惟有读者才是书籍的最终评判者,也惟有读者才能成为笔者的最终驱动力。笔者心中,读者是理所当然的焦点,读者之声也是思考、研究、改进的源头。 亲近读者,推动与读者的无间沟通,这是笔者希望实现并一直追求的理念。毋庸讳言,您的批判、启发和助力将成为笔者宝贵的财富。 结构框架 面对全球范围的信息技术浪潮,面对低迷难振的现实经济困境,面对日趋激烈的产业市场竞争,日本软件企业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致力于企业竞争力的深度精耕,逐渐累积起富有核心实力底蕴、拥有持续发展根基、倚重企业无形资产的企业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企业的经营理念、项目管理、品质改善、顾客满意、度量取向、品牌运营、知识产权等诸多方面。下面是本书的结构框架图: 现状诉求 问题的焦点在于现状,现状是解决问题的起点,解决方案就在把握现状的延长线上。直面现状的勇气和探求现状的欲求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源头。把握现状之后,解决方案自在其中。而笔者最大的隐忧就在于难以确定现状把握的精准程度。在现状(as is)、目标(to be)和方法(how to)这3个要素中,现状永远处在第一位,这是问题解决链的起点,也是价值流水线的源头。 —— 如果还不知道身在何处,任何地图都无济于事。 —— 如果不知道将去向何方,手持地图也无能为力。 —— 如果地图与地形不相符,那么请相信实际地形。 对软件企业现状的解读是否正确这一点始终是困扰笔者探求软件企业经营管理来龙去脉的关键问题。真知并非在表面,而蕴藏在深处。笔者对日本软件企业的探求绝非预言神化,也非枉断孰优孰劣,而是以描述和阐释的方式来展现软件企业的现状和问题,以期通过信息共享、交流沟通和相互启发来加深彼此对软件企业本身的理解和认知。笔者试图从管理学、经营学和工程学的角度,以理性、客观、谨慎的着笔来避免误读、曲解、甚至悖逆那纷繁复杂的软件开发境况背后的软件开发理念、规则和方法,但是资源的局限、经验的匮乏以及智识的浅薄都会让笔者感到源自心底的深深忧虑。因此,不管是对前人经典的理解,还是对实际现状的把握,抑或对未来发展的思索都让人觉得如履薄冰。 特别说明 本书没有特别严格地界定软件企业,主要考虑两点:本书阐述的日本软件相关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集团的业务领域一般比较广泛,难以将之严格分类;本书阐述的内容,特别是经营理念、品牌运营,以及知识产权方面的内容更加适合从集团整体的角度加以考察。 本书所涉及的SW-CMM®、P-CMM®、SA-CMM®、SE-CMM®、IPD-CMM®、IDEALSM、CMMISM、PSPSM、TSPSM、PMBOK®、SPRINGAM®等商标或服务标记是相应各团体或者企业的注册商标或服务商标。 本书写作过程中,因为案例说明需要使用了日本信息产业相关团体和日本软件行业相关企业的数据和材料,在此对这些团体和企业表示衷心的感谢。如果本书存在任何侵权行为或者您有其他任何意见和建议,请与笔者联系。 联系方式 业界无神话,读者真永远。 精进源自批判,对话催生共识。 沟通始于联系,联系从这里开始。 VoiceFromReader@sina.com,中文、英文、日文均可,谢谢。 唐德权 2004年4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