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作为一种绿色清洁能源,在许多发达国家的发展已近成熟,而在国内的仍有很大发展空间。要推动新一代的核电技术大规模商业化运营,就必须在保障更高的安全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其经济性,使之能够与传统化石能源和新兴的可再生能源竞争。     本书对国外先进核电技术资料进行了梳理,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如AP1000)和第四代核电技术(如钠冷快堆SFR),以及小型堆、行波堆等创新概念技术的技术经济特性进行归纳和总结,提出了不同代际和不同路线的先进核电技术的技术经济性分析基本框架,并对各种技术特点对核电发电成本的影响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提出一些具有较高实际应用价值的观点。     本书适合核电及能源经济相关专业学生作为教材与参考书,也适合相关研究人员、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阅读,并对相关政策制定有很大参考价值。
前言核电技术的公众可接受性主要取决于它的安全性及对环境的影响,但是,核电技术的市场竞争力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经济性。要推动新一代的核电技术大规模商业化运营就必须在保障更高的安全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其经济性,使之能够与传统化石能源和新兴的可再生能源竞争。近年来,我国通过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核电技术相结合,核电技术已经具备了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研发能力,核电站的建设、运行、管理水平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核电设备制造能力也不断提高,设备自主化水平不断增强。但是,目前国内对于不同核电技术路径的比较,特别是经济性的研究仍偏少,尤其是对第四代核电技术及新概念核电技术的经济性分析仍较为薄弱。有鉴于此,厦门大学能源学院开展了对现有的三代核电技术和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四代核电技术,以及包括小型堆和行波堆等的创新概念核电技术的经济性研究,通过大量的文献梳理,对不同核电技术路径的技术特性进行归纳和总结,提出了不同代际和不同路线的先进核电技术的技术经济性分析框架,希望能够为今后中国先进核电技术研发、技术路径选择和经济性分析提供参考与借鉴。本书由厦门大学能源学院黄光晓副教授和郭奇勋副教授合作编著,依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先进核电技术经济性分析”和“核电反应堆安全高效型核燃料的研究与设计”的资金资助,在国际著名核电专家、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厦门大学能源学院院长李宁教授的指导下组建了包括周芳、谢秋荣、肖飞龙、尹昊和尹东明等博士研究生在内的研究团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本书为我国核电技术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更希望能够在此基础上与国内核电企业就未来核电技术路径的选择进行广泛的探讨,为我国核电事业贡献我们微薄的力量。 黄光晓郭奇勋2014年9月